2023-08-01 15:12:22來源:中國青年報客戶端
實習生 黃亦瀟
(資料圖)
教育“平權法案”是美國一項旨在促進教育公平的無限期法案,6月29日,該法案被美國最高法院宣布無效。這一判決在美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引發(fā)了一場關于“教育公平”的討論。公平,這個看似清晰的概念又一次面臨著不同的解讀。
該法案被廢止已有月余,但在美國主流媒體上,支持者與反對者仍就該話題頻繁發(fā)聲。美國《自然》雜志稱,廢止“平權法案”是給美國教育領域的“苦澀一擊”,讓促進種族平等的努力受到了損害。美國《美國經(jīng)濟學期刊》認為,廢止該法案是個“不可避免的”過程。
美國人對“平權”的理解正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。2022年的一次網(wǎng)絡調查顯示,59%的華裔和超過60%的亞裔支持“平權法案”,認為它能幫少數(shù)族裔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。這一比例如今正在下降。在美國科技公司就職的華裔文先生表示,他身邊的東南亞裔和華裔群體大多站在“反對‘平權法案’”一邊。
一些媒體調查證實了文先生的感受。據(jù)美國“VOX”新聞網(wǎng)報道,這項旨在向少數(shù)族裔傾斜的教育政策,遭到部分亞裔群體和美國白人群體的強烈反對。
文先生說,他身邊的許多人認為,“平權法案”的實施限制了亞裔學生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:“亞裔家庭大多比其他群體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……如果完全按照成績競爭,精英學校錄取的亞裔學生名額可能會更多,能夠進入精英大學的學生比例也會高得多?!?/p>
一段時間以來,在“平權法案”的作用下,一些高校為了湊夠不同族裔的配額人數(shù),“強行”錄取一些不夠資格的學生。這種做法侵蝕了原本能靠成績獲得錄取的學生的機會,引發(fā)了諸多不滿。在文先生看來,這種配額的存在在“一定程度上鼓勵了懶惰”,甚至促成了對美國白人的“逆向歧視”。
“平權法案”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不公,但它的確為部分弱勢群體帶來了機遇。美國全國教育數(shù)據(jù)中心發(fā)布的報告稱,“平權法案”帶來的福利“顯著提升了各個族裔在文化水平方面的整體素質”。2017年發(fā)布的一份長期追蹤報告顯示,不同社會階層的家庭對子女未來造成的影響差距顯著,僅憑個人努力很難縮小這些差距。
今年35歲的美國人克雷頓正在攻讀碩士學位。他說,一些研究顯示,種族、膚色在美國社會中依然與社會經(jīng)濟地位高度關聯(lián)。他認為,如果教育“平權法案”能科學地規(guī)定一定比例的配額,將有助于緩解這種趨勢。倘若完全忽視不同族裔的大學入學比例,可能傷害“美國的社會根基”。
有分析認為,亞裔對“平權法案”的感受容易被部分白人群體當作“擋箭牌”,用來幫助推翻該法案。據(jù)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,亞裔群體在這場爭論中扮演的角色招來了許多“平權法案”支持者的仇視,部分亞裔美國人和組織不得不“公開反對這項法案被廢除”。
關于“平權法案”的爭議涉及的問題遠遠超過教育本身。對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而言,該法案被廢止是一次“歷史性的”裁定。今后,美國高校在錄取學生時將避免考慮種族因素,許多人的命運就此改變。中國歐亞系統(tǒng)科學研究會認為,“平權法案”被推翻后,亞裔在美申請學校和獲得教育資源的狀況有待觀察,學生在擇校時不應盲目樂觀。
責任編輯:標簽:
6月29日,美國華盛頓特區(qū),支持和反對“平權法案”的民眾在國會山示威
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日電(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張敏)受第五號臺風
據(jù)“北京豐臺”微信公眾號消息,根據(jù)防洪工作需要,永定河正在開閘泄洪
記者從北京市應急局了解到,此前公布的強降雨失聯(lián)人員中,有14名人員已
又將其目標價由18 7港元下調至15 9港元,維持其評級為買入,指未來三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