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2-09 08:02:11來源:中國青年報
58歲的陳振華,半輩子都在和“水”打交道。他曾是專業(yè)的游泳運動員,參加過15屆全國冬泳錦標賽,拿過8次冠軍、4次亞軍。不過,讓更多江西省鷹潭市本地人稱道的是他的另一個身份,信江河畔的義務救生員陳振華。
40多年里,陳振華在水流湍急的信江河邊當義務救生員,挽救了百余名溺水者的生命。陳振華說自己并未精確統(tǒng)計過這個數(shù)字,他愛好游泳,看到身邊有人溺水,“順手”就救了。
陳振華帶領水上救援隊志愿者開展2023年冬季防溺水宣傳活動。受訪者供圖1989年退伍后,陳振華被分配到了鷹潭車站工作。作為一名鐵二代,陳振華的父親就是鐵路橋梁工區(qū)的一名橋梁工,橋修到哪里,父親就把一家子帶去哪里。橋邊有河有水,游泳就是那時學會的。
(資料圖片)
12歲那年,體校老師正帶著他在河邊訓練,突然聽見河對岸有人呼救,陳振華猛地向對岸游去,在渾濁的江水中摸索了兩次才將人救上來,令人惋惜的是,這名溺水者被送到醫(yī)院后還是沒有搶救回來。
年歲漸長,陳振華更加篤定水中施救,除了救人者自身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、還得講方法,懂觀察。
每天上班前,下班后,信江河邊或是游泳館里總能找到陳振華,一日兩游是他雷打不動的習慣。冬日,信江水冷,脫去衣物,陳振華習慣先站在岸邊吹上一會兒河風,做個拉伸,再緩慢下水游上50米后折返回去。
夏天是信江河邊最熱鬧的時候,大人牽著小孩兒學游泳的,三五好友相約打水仗的,青壯年去水里找涼快的,放眼望去,胳膊、大腿、肚皮,白花花一片。這些穿著褲衩、泳衣的人往水里一躍,就像是餃子下鍋一般。
這些年,人們游泳、鳧水的熱情不減,溺水事件也時有發(fā)生,信江岸邊也就多了救生繩、竹竿、救生圈一類的救援工具。
傍晚6點前后,陳振華也如期成為信江里眾多游泳者的一個,他總是淺游上一會兒,再上岸觀察一會兒,不論走到哪兒,手里都帶著一根約3米長的救生竿。這是陳振華積攢多年的經驗,“人落水是瞬間的事,等發(fā)現(xiàn)再跑去存放點拿,就來不及了?!?/p>
無論是身后拴著“跟屁蟲”、帶著救生圈的初學者,還是那些見水就一臉興奮,自認為泳技不錯,脫光衣服猛地扎進水里的年輕人,都有可能成為那個在水里喊“救命”的人。
碰上水中扭打在一起的小年輕或是剛在岸邊運動完,大汗淋漓,沒等休息就想往水里跳的人,陳振華總是不厭其煩地上前提醒,他分析,體力不支,身體抽筋都是溺水的重要原因。
在水中,救援者和溺水者一樣脆弱。對陳振華而言,年紀越大,每一次施救都考驗著自身的體力和技術,危險是無處不在的。
一次,一個體重200多斤的男子溺水,陳振華見狀跳入水中施救,他原本想從背后托起這名男子,沒想到被這名男子當做救命稻草一把抓住,一時間雙手無法掙脫和動彈,好在借力邊上的石塊,雙腿用力蹬上了岸,才松了口氣。水中環(huán)境也頗為復雜,因為救人,陳振華的腳底板和胳膊常常被碎玻璃割傷。
他在早年就考取了游泳救生員證,關于水中施救和脫困方法,有過系統(tǒng)學習。盡管如此,陳振華知道,要想提高施救的成功率,仍需在實踐中不斷摸索。一些救援視頻和施救“攻略”他總是反復翻看、研究。每次成功施救后,他都會留些時間總結、復盤。
救的人多了,陳振華的名字也在當?shù)貍鞑ラ_來。妻子有些擔心地勸他,“已經不是小年輕了,有些事不要逞強?!标愓袢A總是不以為然。2022年7月,一名男子因腿部抽筋溺水,陳振華立即對其施救,這一過程,恰好被路過的市民拍下來發(fā)到了網(wǎng)上。接受本地媒體采訪時,陳振華說:“我有這個能力,豈有見死不救的道理?!?/p>
被救者中,有人事后給他買來西瓜、礦泉水解渴,有人在太陽毒辣的日子,貼心地給他送來遮陽傘。
也有人被救上岸后,覺得沒面子,頭也不回“逃”走了,沒來得及道聲感謝。但這沒能消耗陳振華的正義感。早年間,他就試著組建了一支民間水上救援隊,在信江河周邊水域開展水上訓練救援志愿服務,隊員都是從身邊的同事、朋友,親戚中拉來的。直到2015年,已是鷹潭市冬泳協(xié)會副秘書長的陳振華,正式向市紅十字會申請成立了鷹潭市紅十字水上救援隊,才第一次賦予這支隊伍官方身份。
這些年,隊伍漸漸“擴容”,陸續(xù)吸納了個體商戶、教師、醫(yī)生、警察、公務員等各行業(yè)游泳愛好者加入。在隊長陳振華的帶領下,救援隊無償為周邊水域市民和游泳愛好者開展水上救援培訓,定期向市民和社會公眾科普急救知識、宣傳夏季防溺水常識。
救援精神也在年輕一代中傳承。85后叉車司機趙學理掰了掰手指回憶說,自己曾救過5名落水者,都是年齡不大的孩子。作為救援隊里的年輕一代,從圍觀者投來的目光和掌聲中,趙學理體會到救人是一件很酷的事。他和陳振華因“游泳”結緣,師徒二人曾在信江合力救過人。如今,只要有時間,趙學理就去陳振華家串門、討教經驗。
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 陳卓瓊 來源:中國青年報
責任編輯:58歲的陳振華,半輩子都在和“水”打交道。他曾是專業(yè)的游泳運動員,參加過15屆全國冬泳錦標賽,拿過8次...
2023年的春運已漸漸接近尾聲。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(shù)據(jù)顯示,1月22日至2月1日,全國鐵路累計發(fā)送旅...
今年春節(jié)期間,部分快遞公司高薪留人并承諾錯峰假期,讓不少在春節(jié)期間仍有快遞包裹要收的用戶,感受到...
6年前,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95后姑娘姜曉玉在假期回陜西隴縣老家時,發(fā)現(xiàn)村里大不一樣了:走在路上,整個...
2月7日,災民在土耳其南部卡赫拉曼馬拉什市一處地震廢墟前相互安慰。穆斯塔法·卡亞 攝(新華社發(fā))2月...